您现在的位置: 寻骨风 > 寻骨风产地 > 正文 > 正文

很多人遗忘,他冒死从海外偷回一根藤蔓,救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26 13:01:53
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在中国历史上的万历年间,自然灾害频发,导致饥荒时有发生,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陈振龙的家乡福建也不例外,多次大旱灾使得福建商人眼见着旱荒频发。陈振龙从小家境贫苦,上有老下有小,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每逢旱灾,地里的庄稼便难以生长,一家老小只能勒紧裤腰带挨饿。祖父因为饥饿过度而去世,父亲也忍饥挨饿猝死在田间,这成为陈振龙终身难以忘怀的痛苦回忆。

在祖父临终前,他紧紧握住陈振龙的手说:“我们种的土地已经不行了,总是干旱,你一定要想法子,能够拯救我们的家人,就是拯救我们的家人,千万别让你的弟弟妹妹也饿死了。”而在父亲临终之际,他嘱咐道:“孩子,你一定要活下去,要想方法改变我们的命运,不要让你的后代子孙继续在饥荒中挣扎……”这些苦难让陈振龙下定决心离开家乡,来到沿海城市,靠着买卖维持生计。通过与外国商人的交流,陈振龙了解到外国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物产。

于是,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诞生:“或许可以通过引进外国作物,来改善家乡的饥荒问题。”他开始四处打探消息,希望能找到某种异域作物。既然本地的土地已然不堪大用,不如试着引进外地的物种,或许能产生不同的效果。经过多方奔波求证,陈振龙终于得知菲律宾种植了一种叫做“红薯”的作物。不论旱涝,红薯的产量都非常高,且容易储存,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此时,陈振龙已经30出头,对于生老病死见怪不怪,他只想尽自己全部精力,去寻找一线生机,哪怕仅是一点希望,也要紧紧抓住。红薯对他来说,就是那即将消逝的希望之火。为了得到红薯,陈振龙不断尝试偷渡,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得到红薯的线报后,陈振龙立即动身前往菲律宾,想方设法想要将红薯的种薯或嫩芽偷运回国。然而,西班牙殖民者为了垄断红薯的利润,严格管制红薯资源,禁止其他国家携带红薯离开菲律宾。

第一次,陈振龙受限于条件,找来一个小木箱,把红薯嫩芽藏在最底层,混在其他杂物中。他提着箱子路过检查站时,心跳如雷鼓,不敢与西班牙官兵对视,生怕露出破绽。可惜,西班牙官兵检查得异常严格,很快就翻出了那小小的红薯嫩芽。陈振龙解释这只是用于自用的一小块,但官兵充耳不闻,直接将所有的红薯芽全部焚烧,并警告陈振龙不得再有下次。陈振龙第二次尝试将红薯偷运回福建,他采用了一种新的策略。

他将红薯嫩芽小心地藏在一个竹竿里,因为他相信西班牙人更倾向于检查衣物和箱子,而不太可能注意到普通的竹竿。然而,这种方法已经司空见惯了,西班牙官兵很快就发现了竹竿中藏匿的红薯。陈振龙再次失手了,他感到非常沮丧,担心自己再也无法完成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经过两次失败,陈振龙意识到,要偷渡红薯,他必须使用更巧妙的方法来迷惑西班牙人的目光。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需要放弃之前的思路,重新审视每一个细节,以寻找出口的机会。

终于,在反复思考后,陈振龙找到了突破口。他决定利用西班牙官兵的思维定势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找到一根较细的红薯嫩芽,然后用几根衣服腰带的麻绳将其捆绑在一起。接着,他将表面涂抹上厚厚的淤泥,使其看起来很脏兮兮的。这些麻绳与红薯嫩芽非常相似,一般的检查很难分辨出来。此外,陈振龙还将它们牢牢地绑在自己的腰间,以防被官兵发现时直接拽出来。这一次,陈振龙小心翼翼地通过了检查站,并成功将红薯安全带回了福建老家。

一旦种植在土地里,这种红薯果然高产、抗旱、易储存,仅仅四个月就能丰收。当陈振龙种下红薯种薯的那一刻,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终于完成了祖父和父亲的嘱托,找到了拯救家人和乡亲的救命稻谷。这是陈振龙一生中最自豪的时刻,也是他孤注一掷、玩命求胜的结果。陈振龙立刻向当地官府报告了这一新作物,并向附近村民宣传种植方法。起初,村民对这种从未见过的作物还有些犹豫,担心一个外来物种是否适应本地气候。

然而,一旦亲眼目睹红薯丰硕的藤蔓和香甜的块茎,他们迅速改变了态度,纷纷抢着要种植这种新的“神农草”。只要有人成功种出红薯,周围的邻居都会上门求种,生怕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一年,福建又遭遇了洪水灾害。如果没有红薯,后果将不堪设想。幸运的是,村民们种植了红薯,尽管其他庄稼被洪水摧毁,但红薯的收成却非常丰富。瘦弱的老人和孩子们,原本注定要待在破烂的草屋中等待死亡,现在每天都能享用红薯饭,他们苍白的面孔也恢复了血色。

当洪灾席卷福建时,许多人失去了所有的庄稼,生活陷入了一片困境。但是,陈振龙不屈服于困难,他四处寻找适合种植的作物。在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了红薯,并开始种植。由于红薯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生长,因此红薯成为灾民的唯一救济。红薯的收成让村民们感到欣喜若狂,他们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洪福。陈振龙将红薯的种植方法传授给了周围的村庄,这使得福建成为了红薯的主要产地之一。然而,人们很少知道陈振龙在这一切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尽管许多人认为将红薯引入中国的是明朝官员陈从仁,但事实上陈从仁只是将红薯传入了台湾,并没有直接将其引入内地。陈振龙经过了三番五次的冒险,才将红薯的种薯成功偷运到了福建。他不仅解救了家乡人的燃眉之急,还让数以万计的灾民免于饥饿而死。然而,由于他是一个普通人,也不善于包装个人形象,因此这段故事鲜为人知。虽然当地官府为他建立了“先薯亭”以示褒扬,但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却忽视了这位普通商人的奇功。

现在,红薯已经成为中国食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成为了许多常见美食的原料。陈振龙或许正是期望红薯能够真正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并流传千古。当中国再次遭受战乱和饥荒之时,红薯仍然会是最可靠的救命稻谷。它将再次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使历史早已淡忘了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我们终将意识到,正是先人的努力开拓,才让我们拥有了安居乐业的今天。在品尝红薯美食时,或许我们能够稍微想起陈振龙这位逝去的英雄,并为他为国家民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感慨。

尽管他已经去世多年,无法听到后人的赞颂,但他这位普通人的伟大之举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当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能力为他人服务时,整个国家就会拥有不可战胜的力量,足以克服所有的困难,并迎接美好的未来。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ungufenga.com/xgfcd/12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寻骨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