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人体里的“劳模”器官有哪些,肾脏一定名列其中。
作为人体过滤器,它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将新鲜血液过滤为原尿,再对原尿进行反复滤过和吸收,将有用的营养物质重新送回血液中,并把血液中的废物、多余盐分以及水一起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在正常情况下,肾脏可以每分钟过滤1L左右的血液,每隔4~5分钟就能将全身血液过滤一遍。然而近年来慢性肾病的发病率趋高,保护这一“劳模”器官疏忽不得。
肾不会"喊疼"
注意身体6种预警
肾脏有多能干,就有多脆弱。只要过滤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肾脏损伤,肾功能异常,致使血液中废物堆积、内环境紊乱。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超过3个月,就称之为慢性肾病。
每10个中国人中,可能就有1人患上慢性肾病,很多人一发现就是中晚期,这是因为,肾不会“喊疼”。
医院肾内科主任蒋欣欣主任医师说,肾脏是“沉默”的器官,因为它没有痛觉神经,只有肾被膜、输尿管、肾盂等部位有感觉神经的分布,当张力增加或被膜受牵拉时,才可发生疼痛。因此许多慢性肾病患者在一开始若没有定期检查,很难发现肾脏出问题。对此,蒋欣欣提醒,如果我们身体出现了水肿、尿量异常、尿的颜色和状态有异常、高血压、肠胃不适及贫血这6种现象,要引起警惕,这可能是肾脏在求救。
7种行为
可能“掏空”你的肾
在生活中,怎么做才能预防慢性肾病呢?生活中常有以下7种行为,可能会“掏空”你的肾。
1.憋尿:尿液在膀胱里憋太久会繁殖细菌,细菌经输尿管逆行荼毒到肾,导致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炎等。
2.不爱喝水:多喝水,身体才能通过肾脏代谢体内的废物。喝太少,轻者会引起泌尿系统炎症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肾脏内代谢的废物难以及时排出,会引发肾结石、肾盂肾炎等一系列肾脏疾病。日常一定要多喝水,每人每天应饮水~ML。如果活动后出汗多也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
3.喝太多含糖饮料:含糖饮料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发生痛风,还会增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高尿酸、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都是危害肾脏健康的危险因素。
4.饮食太咸+大鱼大肉:饮食偏咸,易致血压升高;大鱼大肉的高嘌呤易致尿酸高,还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进而损伤肾脏。
5.睡眠不足,过于劳累:长期睡眠不足,过于劳累的人,肾功能下降速度远远快于睡眠充足的人,出现蛋白尿的风险也会更高。作息紊乱还容易引起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反过来加重肾脏损害。
6.吸烟: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损伤全身的血管,其中就包括了肾脏血管。
7.乱吃药:许多药物都是通过肾脏来完成代谢的,但临床上很多药物都会对肾脏带来伤害,如抗生素、拉唑类胃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抗肿瘤药以及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等。长期胡乱吃药,对肾脏的危害是很大的,严重情况下会引起药物性肾衰竭。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ungufenga.com/xgfjg/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