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医药,医学从萌芽时候起,就和药物的开发紧密联系在一起。最早的药物,是从天然的植物和矿物中取得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类祖先以原始的方式,在万千植物中寻找治病良药的历史。
这种寻找药物的方式无疑是危险和低效的。要知道,植物生来不是为了给人吃的。事实上,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毒素以免自己被吃掉。人类用了千万年的时间,也不过从万千植物中筛选了极其有限的种类,再经过艰苦的努力改造成农作物予以种植。
而天然药物的选择,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情况下,只能依赖人类千万年来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这些积累和总结注定非常原始和粗糙,而且良莠不齐。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药物研发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青霉素、胰岛素等一大批药物被开发出来造福人类。但是,这期间我们也犯过严重的错误,遭遇过极其惨痛的教训,在这些错误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现代的药物监管制度。
以下,是19世纪以来我们遭遇过的几次重大药物安全事件。
说起海洛因,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种赫赫有名的毒品,被称为白色魔鬼,令所有人闻之色变。但是,你可能想不到,最早将这个魔鬼带到人间的,是现在的制药业巨头德国拜耳公司,而海洛因初到人间时,曾得到无比的推崇,甚至被用来治疗毒瘾。
说起海洛因就得先说罂粟。罂粟现在已经声名狼藉,被视为恶魔之花。但罂粟其实挺无辜的,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罂粟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罂粟年前传入中国后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作为药用和观赏植物,有时候也作为美食和滋补品。从罂粟果实提取的鸦片,最初也是以口服方式作为镇痛剂使用,不仅不是公害,反而是一种极佳的药材。遗憾的是,17世纪,人类发明了吸食鸦片的方法,鸦片才一夜之间成了臭名昭著的毒品。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年,法国科学家F.泽尔蒂纳从鸦片中提取出了吗啡。由于它那梦幻般的镇痛效果,科学家以希腊神话中梦境与睡眠之神摩尔普斯的名字,将它命名为“吗啡”。
吗啡由于其强大的镇痛作用,在医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吗啡当时的用途之一是用于治疗鸦片的毒瘾。这种戒毒方法无疑是刚出狼窝又入虎穴,因为吗啡的成瘾性要比鸦片大得多,而戒断却难得多。
吗啡来自鸦片,而海洛因来自吗啡。年,英国化学家在吗啡中加入冰醋酸,合成了一种白色结晶粉末,这白色结晶的学名叫二乙酰吗啡,研究者未予重视,没有进一步研究。年,德国拜耳公司一位叫费利克斯.霍夫曼的药剂师再次合成了二乙酰吗啡,它超强的镇咳和镇痛作用令公司喜出望外,被拜耳公司隆重推出,并起了一个超级高大上的名字“海洛因”,也就是“英雄”的意思。
海洛因最初只是被当成一种最安全、高效的止咳药来使用,但很快适用范围被扩大到疼痛、抑郁、支气管炎、哮喘等各种疾病乃至精神病领域,成了不折不扣的万灵神药。从患者到健康人,从婴儿到成年人和老人,都变成了海洛因的消费群体。而海洛因的用途之一,就是治疗吗啡毒瘾。海洛因被销往20多个国家,为拜耳公司赚取了巨额利润。
海洛因的成瘾性并没有受到重视,而且现实中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海洛因使用者成瘾现象。这主要因为当时海洛因用药方法是口服,药物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到达大脑起作用,同时用量也比后来的瘾君子低得多。
而当海洛因在全世界广泛流行以后,能引起严重海洛因成瘾的吸食和注射方法出现了。就这样,拜耳公司将一个恶魔释放到人间,导演了一场延续至今的滔天巨祸和无数的人间惨剧。
海洛因的发明者霍夫曼对拜耳公司有巨大的贡献,除了海洛因,他还发明了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年,霍夫曼孤独地死去,拜耳公司甚至没有给他发一个讣告。这么做的原因,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资本家的冷血,还是令人为之黯然一叹。
海洛因问世56年后,又一起药物导致的滔天巨祸发生了,这次的药物名字叫沙利度胺,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反应停。释放出海洛因恶魔的是拜耳公司,而沙利度胺事件涉及的企业同样大名鼎鼎。
年,一家叫ciba的药厂(医药巨头瑞士诺华的前身)在开发抗生素时合成了一种叫沙利度胺的药物。实验表明这种药物没有什么抗菌效果,失望的ciba公司于是放弃了对这种药物的进一步研究。然而,沙利度胺命不该绝,一家叫格兰泰的联邦德国公司(格兰泰集团前身)对它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药物虽然没有抗菌效果,但却有镇静催眠作用,尤其令人振奋的是,这种药物能明显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这也是反应停这一名称的由来。
年10月,沙利度胺被投放市场,此后很快风靡欧洲、非洲、拉美、澳大利亚及日本,被称为“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药物”、“孕妇的理想选择”。
站在当时的角度看,认为沙利度胺“没有任何副作用”并非完全是药厂的信口开河。沙利度胺的有效剂量为mg,而普通人服用14g,也就是倍于治疗剂量的药物,依然没有问题。此外,科学家们也做了动物实验,没有发现它能导致胎儿畸形,对孕妇的观察也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一切似乎很完美,年,在全球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格兰泰公司和沙利度胺的北美总代理理查森.梅里尔公司兴冲冲地向美国FDA提交了上市申请。然而,他们恼火地发现他们碰到了一个不通情理的审查员:弗朗西丝.凯尔西。凯尔西怀疑该药物有可能对孕妇有不良影响并影响胎儿发育。尽管药厂提供资料证明他们已经在动物和孕妇身上做了研究,但凯尔西认为证据不足,要求对方补充临床实验资料。
恨透了凯尔西的代理商展开了强大的游说攻势,他们通过合法的方式在全美找了名医生,分发了万片反应停,服用者超过2万人,造成很大的声势。但凯尔西不为所动。
正在双方拉锯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震惊了全球:沙利度胺被发现可导致胎儿严重畸形。这些婴儿有的是四肢畸形,有的是腭裂,有的是盲儿或聋儿,还有的是内脏畸形。而其中最典型最常见的,是“海豹儿”,婴儿四肢发育不全,短小如同海豹。
年11月底,格兰泰公司不得不将反应停从联邦德国市场上召回,此后全球停止销售。年,联邦德国组成调查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调查,委员会通过临床与药物流行病学系统分析与研究最终证实:婴儿肢体短小畸形是由于孕妇服用沙利度胺所致。
全球禁用沙利度胺9个月后,短肢畸胎的流行得以中止。
然而,大祸已经铸成。据估计,仅联邦德国,沙利度胺就造成大约1万名畸形儿,其中约名婴儿存活。全球存活畸形婴儿数量约1万名,其中约名在1岁前夭折。
那么,为什么沙利度胺在之前的研究中显示非常安全呢?现在我们已经清楚,沙利度胺不会对大鼠胎儿致畸,因为大鼠缺乏人类的一种酶,无法将沙利度胺转化为有毒物质。而且沙利度胺致畸形的时间窗口非常短,仅在停经后34~50天服用该药才导致胎儿畸形。而格兰泰公司在孕妇身上做观察时选择的对象,恰恰不是在这个时间段服用药物。
上帝就这样给人类开了一个令人欲哭无泪的玩笑。
反应停,也就是沙利度胺事件,累及全球五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而美国幸免于难,仅有17名海豹儿诞生。以美国的人口数量和消费能力,如果沙利度胺在美国上市,这场灾难的规模简直无法想象。
弗朗西丝.凯尔西一夜成名。年8月,为表彰凯尔西的贡献,约翰.肯尼迪总统授予她杰出联邦公民总统奖。后来,一颗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为:Kelsey。
年10月,美国国会一致通过了柯弗瓦.哈里斯修正案。该法案强化了FDA的权威和职能,取消了药物向FDA申请后60天内未获批准即可自行上市的规定;明确了新药上市的必须程序;要求药物上市前必须向FDA提交临床实验证实的疗效和安全性双重信息;要求药物公司必须保留所有的药物不良反应记录;授权FDA将已经上市但被认为缺乏安全性或者有效性的药物予以取缔。
柯弗瓦.哈里斯修正案的通过成为药物监管史上最重要的一页,而美国FDA也成为全球最权威的食品和药物监管机构。
柯弗瓦.哈里斯修正案通过40年后,在地球的另一端,一名叫朱玉的新华社记者以一篇震惊全国的报道,揭开了另一起重大药物安全事件——“龙胆泻肝丸事件”的大幕。
龙胆泻肝丸,是一个有着多年悠久历史的古方。按照中医的说法,龙胆泻肝丸“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龙胆泻肝丸的配方中,有一味药物,叫木通。按照中医的说法:木通归心、小肠、膀胱经,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的功效。
早年配方中所用的木通,主要指木通科的白木通或毛茛科的川木通。20世纪30年代,东北出产的关木通进入关内,由于关木通价格低廉,逐渐占领了全国市场。80年代,龙胆泻肝丸配方中的木通都成了关木通,并被写入药典。
与白木通和川木通相比,关木通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叫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是赫赫有名的肾脏杀手,它创造了一个医学名词“中草药肾病”。它引起的肾脏损伤无法恢复,敏感患者极小剂量就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大剂量马兜铃酸直接引起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衰竭,而低剂量摄入也会引起肾脏不可逆损伤。它的损伤是DNA级别的,它会在肾内形成马兜铃内酰胺,进而形成DNA加合物,这种加合物物质性质稳定、难以降解,会在肾内长期存在,持续损害病人肾小管导致肾功能损伤并诱发癌变。
自年发现马兜铃酸中草药引起肾衰竭后,比利时、英、法、日、美等国陆续禁止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年,WHO甚至专门发出了马兜铃酸草药致肾病的警告。至年,全世界除中国大陆外,包括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均已全面禁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
然而,在中药材的故乡,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龙胆泻肝丸被作为一种非处方药物在药店出售,而患者购买的主要原因是“去火”。
年起,中国陆续出现大量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国内医学界专家多次向卫生部门反映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问题,并不断呼吁健全中药的检验手段。
年,SFDA多次讨论马兜铃酸问题,内部通报,未向公众通报。
年2月,新华社朱玉发表尿毒症病人调查通讯,龙胆泻肝丸事件大白于天下,举国瞩目,舆论哗然。迫于舆论压力,SFDA将龙胆泻肝丸转处方药,称“要引导广大群众正确对待药品不良反应”。
年4月,SFDA终于发出通告禁用关木通,由木通(木通科川木通或白木通)替换关木通。原流通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不召回,按处方药管理,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肾功能。
年8月5日,SFDA取消另外两种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广防己、青木香药用标准;另有四种含马兜铃酸的药物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加强管理,含四种药物的中药制剂按处方药管理,36种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方标注“含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后放行。
禁用关木通的努力遭到了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年4月,关木通禁用前夜,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医药战略地位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对2月份媒体爆炒的龙胆泻肝丸事件进行回应。各中药专家慷慨陈述中药的光荣历史与文化传承,并指出:“中西药分属两类不同体系,不能用西医标准要求中医”。到会专家一致认为:无论是关木通还是含马兜铃酸的其他中药,如果按照中医药理论使用,就是良药;不按中医药理论使用,就很可能成为毒药。
而在关木通终于被禁用后,中医又华丽转身,由拼命地为关木通辩护,转为竭力撇清自己和关木通的关系。他们声称:古方里面用的是木通,不是关木通,中医是没有错的,错的是我们擅改了中医的古方。实际上,中医古籍中根本没有现代植物的分类方法,关木通、川木通、白木通各种称谓乱作一团,如果没有现代科学的干预,恐怕中医界至今也说不清关木通和其他木通的区别。
根据媒体说法,因为龙胆泻肝丸致病的患者约有十万,鉴于该病的诊断困难和漫长的潜伏期,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很多。
龙胆泻肝丸的毒性医学界早已经发觉并多次提醒主管部门。然而,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药品生产企业,都没有主动向患者发出任何警示,更没有采取禁用和召回等措施,患者也未得到任何赔偿。而40多年前,药物安全事件推动药品监管制度建设革命性进步的一幕,也没有在中国上演。
龙胆泻肝丸涉及一家著名的中药企业有一句著名的古训,在药物监管尤其中医药的监管问题上,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应该认真地读一读祖先的这句话: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个“在看”证明您已阅,谢谢!
什么药治疗白癜风武汉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