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玉门市老市区南端,有一座建于清同治二年的老君庙,中国石油第一井就坐落在老君庙旁。
这座在抗日战争期间发现和开发的当时国内最大的油田闻名全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中享誉全球。
年8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石油地质专家孙健初等前往祁连山一带进行石油勘察,在干油泉和石油河一带发现了油苗。
年,甘肃省油矿筹备处组建成立,严爽、孙健初、靳锡庚等二十余名技术人员前往甘肃玉门工作。
年,在老君庙开凿成中国第一口油井———老君庙一号井,使玉门一夜之间名闻中外,这块深居西北的蛮荒之地由此热闹起来。
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25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鲜为人知的是,玉门油田还记载着一段国共合作的佳话。
当时,日寇和苏联联手封锁我国国际救援通道后,石油等战略物资极为紧缺,当时有“一滴石油一滴血”的说法。
早在“七七”事变前,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就想开发陕北的延长油田,但当设备运抵该地不久,该地即为红军占领。
年,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又打算开发玉门油田,但苦于设备不足,于是便向共产党求救。
周恩来亲自批示将延长油田的老设备紧急调运到玉门油田,让国民党再一次看到国共合作的决心。
年9月25日,玉门油矿获得解放。解放前10年,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2万吨,占当时全国石油产量的95%以上。
全国解放后,玉门油田先后为全国各大油田输送了10万干部职工和多台套设备,成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年到年,国家集中力量加快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建设。
年12月,新华社正式向世界宣布: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甘肃玉门建成。
玉门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