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目
简
介
源头经典理论与临床经验,是中医学习所必须掌握的两个方面;而临床经验亦分为前人经验与己身经验,这一对阴阳,亦不可或缺。
本平台在组织《内经》、《伤寒》等经典理论学习的同时,特开设本栏目,以满足各位学长对进一步实践的需求。
本栏目内容出自刘弼臣老先生编写的《明清中医儿科歌赋集解》。为使学长们更好地理解、记忆,本栏目内容以“文字加音频”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三、麻疹治法
原文
麻毒最重,治法不同。微汗常出,热毒越而不留;二便清调邪气行而无壅。腠理怫郁兮,即当发散,脏腑秘结兮,急与疏通。苟视大而若细,恐变吉而为凶。虽衄不必忧,邪从衄解,自利勿遽止,毒以利松。麻后变痢兮,热毒移于大肠;咳嗽咽痛兮,痰气滞于心胸。口渴心烦,法在生津养血。饮食减少,治须调胃和中。余证无常,临期变通。且如出之太迟,发表为贵,出之太甚,解毒最宜。毋伐天和,必先岁气。寒风凛凛,毒气郁而不行;赤日炎炎,邪气乖而作厉。或施温补;勿助其邪,若用寒凉,休犯其胃,制其过但取其平,诛其暴必欲其正。远寒远热,阴阳之胜负不齐,责实责虚,人品之强弱或异。此乃麻之大旨,医家须当熟记。
译文
本节与《麻疹赋(三)》(原疹赋三的链接)内容基本相同,所以译义内容与音频不再重复。
四、治疗之用药
原文
至于药性,更宜洞悉。防风荆芥,散腠理之寒邪,紫苏葛根,解营卫之蕴热[1]苏子擅[2]下气之能,前胡有疏表之力。款冬消痰止嗽,紫菀通肺开结。石斛行血中之滞气而用,樗根治麻后白痢而设。葱白上升,而发散肺胃,莱菔治气,可推墙倒壁[3],竹茹可以止呕,柿蒂专疗呃逆。芥子降气,生地凉血。
黄连入心而泻火,黄芩入肺而定喘。元参石膏,治邪火之浮游,栀子连翘开恶毒之怫郁。瓜萎润肺止渴,须合麦冬,知母降火生津,必同黄柏。麻仁性能滋润,花粉用以解渴。芍药住腹痛,勿施于未收之前,白术止脾泄,只用在收尽之日。
欲行滞兮,须青皮枳壳而同槟榔;要分利兮,用赤苓车前而共滑石。尿若涩兮,利以猪苓木通;咽常痛兮,治以大青恶实。元胡活血止痛,蒲黄逐瘀生新。丹皮破积生新,而引血归经,紫草利肠凉血,而疗疹紫黑。
茅根止吐衄降除伏火,红花解麻毒,而散肿赤。咽喉若闭兮,射干助以豆根;牙齿生疳兮,文哈配乎溺白;心神惊恐兮,镇以辰砂,脏腑秘结兮,泻以大黄。
亭苈杏仁,治喘气之吤吤,薄荷竹叶,解虚热之烊烊。火烧人屎,蜜炙麻黄,发斑毒之出现,令邪气之舒张。枳实山楂,助脾胃而化毒,兜铃骨皮,清肺热以回疮。
既识药性,用必有时。未透表则前葛荆防必用;而已透当除;若已出则芩连栀柏宜使,而初潮勿施。
便闭以丑牛易大黄,免寒胃腑,喘急用葶苈升麻,怕增吼嘶。麻色焦枯,生地归尾为要味,疹逢紫黑,红花紫草正相资。
此用药之元机[4],则当扩而充之。
译文
理法是指导实践的主要依据,方药是证实理法的重要工具。因此,临床时必须熟悉和掌握药物的性能,调整机体内部阴阳偏胜的作用,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例如:防风荆芥,性味辛温、可以开腠散寒。紫苏葛根,散郁达表,能清营卫蕴热。苏子功专下气定喘。前胡力能疏表消痰。款冬花辛温开豁,可以化痰止咳;紫菀善于下趋,能治痰喘上气。石斛养阴生津,能行血中滞气,樗根白皮清热燥湿,主治疹后之白痢。葱白性味辛平,可以通中发汗;莱菔子辛温性烈,最能下气定喘。竹茹可止热性呕吐,柿蒂功能祛寒降逆。白芥子辛热,可以利气疏痰,生地黄甘寒,可以凉血补阴。
黄连能泻心火除痞满,黄芩能清肺热定喘咳。元参石膏,是清解邪火的有效药物,山栀连翘,为泻火降热的必用之品。润肺止渴,必须瓜蒌麦冬同用;降火生津,又须知母黄柏同伍。火麻仁性味甘平,能够润五脏,通大肠;天花粉性味苦寒,可以止消渴,退烦热。白芍药苦酸微寒,可以安脾止腹痛,切忌用于麻疹未回之前;白术味苦甘温,可以健脾胜湿止泻,但应用于麻疹已回之后。
欲想达到消导行滞的目的,须用青皮、枳壳、槟榔一类的药物;想要取得分利小便的效果,可以赤苓、车前子、飞滑石组合服用。小便赤涩,最宜淡渗分利,必用猪苓木通;咽喉常痛,又须解毒利咽,可用大青叶、恶实子(牛蒡子别名)。元胡索功能活血化气,能止腹痛心疼;蒲黄功能破瘀生新,可以行血利水。丹皮可以散瘀清热,为发斑吐衄的必用药物;紫草功主凉血利肠,对疹色紫黑非常有效。
茅根可以凉金定喘,为治吐衄的圣药;红花活血解毒,是消肿赤的良品。咽喉痹痛,可以内服射干山豆根;牙疳腐烂,可以外渗五倍子人中白。心神惊恐不安、辰砂可以镇静安神;脏腑秘结不通,大黄可以荡涤通便。
葶苈子杏仁对上气喘息特别有效,薄荷淡竹叶,解肌肤燔热非常灵验。火烧人粪,蜜炙麻黄,既可发斑解毒,又能祛邪外达。枳实山楂,可以消导运化,去除膨满,马兜铃地骨皮,能清肺热止咳,助疹回收。
以上是各种常用药物的主治功能,临床时除应必须掌握以外,还要适应发疹过程的特点用在其时,庶可取得更大的疗效。不致产生其他的流弊,例如在疹未透齐之前,可以选用前胡、葛根、荆芥、防风一类发散透疹的药物,助其透发。当疹透齐以后,这类药物,就不再宜使用,以免表虚阴伤,导致灼津亡液之变。既透以后,热势不清,就宜选用黄芩、黄连、山栀、黄柏一类清热解毒的药物,肃清肺胃。但是,早期最忌使用,能使热毒遏伏,阻遏麻疹的外透。
见疹期间,大便闭秘,可以选用二丑,尽量避用大黄,以免过分苦寒败胃。如果上气喘急,最宜选用葶苈,切忌使用升麻,以免痰升吼作。疹色焦枯不泽,宜用活血养血,如生地归尾等药。倘若疹点紫黑,又宜凉血解毒,急用红花紫草,或可救痊的希望。
以上是麻疹用药治疗的大概情况,这些都是经过临床使用所获得的经验,希望大家很好地掌握,充分灵活运用于实践。
按语
这节赋文,重点介绍了治麻的一些常用药性的主治功能,特别强调了熟悉药物的性能还要用必有时。因为麻疹有初热,见形回没三期,病机不同,用药迥然有异,这是应有的严格要求,也是正确的治学态度。
但是,这篇赋文所介绍的药性,尚未能将作者全部使用经验都包罗在内,为使得窥全貌,将作者的“应用药性”节录于后。
词解
[1]蕴热:就是时觉有热,口干舌燥,浊便赤涩,脉数不靖。
[2]擅:就是擅长或专长。
[3]推墙倒壁:比喻功大力猛。
[4]元机:同玄机。因清时避圣祖玄炜讳作玄,故借作元。玄机,就是深奥的机宜。
公益基础班
报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ungufenga.com/zyxgf/1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