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用药、科学防治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当前,水产病害呈多样性和多发性趋势,养殖户在病害防治上常因缺乏认识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发病后用药。水产动物因其生长生活的特定环境,在发病初期症状往往不太明显,若加上巡塘工作粗枝大叶就更难察觉。
待发现症状时,病鱼已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此时再用药虽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但已错过了最佳时机,且已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无病先防、防治结合。2.盲目仿照他人,人防我防。许多养殖户虽然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但不知道用什么防、什么时候防、应该怎样防。
尤其是一些刚刚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民,由于缺乏经验,往往盲目地仿照周边其他人的做法。
水产动物发病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应该根据这些病害发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盲目仿照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水环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水产品的病害发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而病害预防的根本作用机理是改善水环境,抑制病原体,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必须针对各类致病因子,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综合预防。包括彻底清塘、鱼种消毒、定期注水和施用生石灰、科学施肥与投饵、定期内服外治等。4.长期使用同种类药物。养殖户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同一种病害使用同一种药,为什么这一次和上一次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究其原因在于水体中如长期使用同一种和同一类药防病治病,就会使各种致病菌和寄生虫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用药效果。
因此最好做到各种有效药物轮换使用和混合使用。但要注意混合使用的药物应无化学反应。如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不能混合使用。5.随意添加用药量。在病害防治过程中,养殖户为提高药效,使之“立竿见影”,常采取增加药物剂量的办法。
其实这种办法有百害而无一利。要知道,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都是经多次试验研究的结果,而不是随意的,按照此剂量用药完全可以有效地防治病害,且副作用小。
如过量使用,则不但加大了成本,而且有可能造成药害,同时容易增强抗药性,给下次用药带来困难。因此,用药一定要适量。6.病未愈就停药。许多养殖户在经过用药但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或治愈的情况下,便认为药没有作用,为省药钱而擅自停药,“听天由命”,结果造成更大损失。
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是一个动态延续过程,必须经过发生期-平台期-高峰期-下降期-愈合期这样一个过程。
药物的作用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的进行,而不是改变了这个规律,没有一种药能做到“药到病除”。因此,正确的方法是,等到完全病愈并经巩固后再停药。7.不分时间、天气随时用药。发生水产病害后,养殖户往往比较着急,购回药物后便不分时间不分天气立即使用,认为早用早好。
结果常常是“欲速而不达”。这是因为水产药物尤其是全池泼洒药物的使用效果与水温、溶氧、光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水温高、溶氧丰富、光照强,可以加快药物生效速度和提高药效。
减轻用药副作用,反之则起不到应有效果。因此正确的用药时间应该在晴天午后进行。8.使用金属容器贮药物。养殖户为图方便,常使用金属容器盛放药物,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
因为水产药物大部分是化学合成物,其化学性质不太稳定,很容易与金属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其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
因此贮存药物应选用陶瓷、木材、塑料等非金属容器。
饲料投喂需要注意事项
投饲量
投饲量是指单位池塘面积每天投喂给养殖草鱼的饲料数量。
投饲量=单位面积草鱼存塘量×投饲率,投饲量既要满足鱼生长的营养需求,又不能过量,过量投喂不仅造成饲料浪费,增加成本,且污染水质,影响草鱼的正常生长。
草鱼投饲量因水温、溶氧和其它水质因子的变化应作适当调整。
投饲率
投饲率是指根据草鱼的存塘总重量而确定的投饲百分率,投饲率常常受鱼体规格及水温的影响,规格较小的鱼其投饲率大于规格较大的鱼。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草鱼的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摄食。使用浮性颗粒饲料时,很容易观察到投饲饱食点,因此特别推荐投喂浮性颗粒饲料;
而使用沉性饲料时,就很难确定其饱食点,因此,投喂沉性颗粒饲料时,投饲率的调整应根据定期取样测定鱼的平均体重,计算出鱼的总重,根据鱼体规格确定投饲率。
注:水温(在50cm深处测量的水温)不同时,投饲量和投饲次数调整如下:
≤15℃时,投饲率为1%,每天1次,每周投喂3天;
16-19℃时,投饲量为测算饲料量的60%,1次/天;
20-24℃时,投饲量为测算饲料量的80%,1-2次/天;
25-30℃时,投饲量为测算饲料量的%,2-3次/天;
31-32℃时,投饲量为测算饲料量的80%,2次/天;
≥33℃时,只在观察到鱼摄食时才投饲。
投饲次数和投饲方法
投饲次数是指在特定时间投喂饲料的次数(频率)。投喂过频,饲料利用率低;投喂次数少,每次投喂量必然很大,饲料损失率也大。
草鱼属鲤科鱼类的“无胃鱼”,摄食饲料由食道直接进入肠内消化,一次容纳的食物量远不及肉食性有胃鱼类。
成鱼养殖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8点和下午2点各投喂1次,上午投喂量为总投饲量的30%-40%,下午投喂60%-70%;草鱼鱼苗阶段投喂次数适当多些,鱼种次之。
投饲方法分为定点投喂和分散投喂,草鱼养殖一般采用定点投喂,即在固定食台上投喂。
投饲方式
一般分为人工投喂和机械投喂两种。
人工投喂需控制投喂速度,投喂时要掌握两头慢中间快,即开始投喂时慢,当鱼绝大多数已集中抢食时快速投喂,当鱼摄食趋于缓和,大部分鱼几乎吃饱后要慢投。
投喂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机械投喂,即自动投饲机投喂,可以定时、定量、定位。
并具有省时、省工等优点,但是,利用机械投饲机不易掌握摄食状态,不能灵活控制投喂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