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寻骨风 > 中药寻骨风 > 正文 > 正文

万柯访谈录小柯和丽莎的小学生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5/29 12:40:45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 http://pf.39.net/xwdt/161105/5036053.html

访问者:万新宇,简称:万

受访者:柯玉鹏,某研究院院长。简称:柯

万:柯院长,上次访谈中你说你家小柯暑期要去外婆家没去成,最后肿么办了?

柯:答应小孩的事是不能食言的。我正发愁呢,大刘(注1)从美国来电话说他女儿有个假日活动问我儿子有木有兴趣参与一下?

万:哈哈,想睡觉有人送枕头?

柯:碰巧我老婆她们律所有个案子涉美就半公半私陪儿子过去了。大刘的女儿丽莎与小柯同年,刚好也能玩儿在一块儿……

万:倒也是。

柯:丽莎从小在美国长大但也会些中文木有木几天就同小柯混熟了,两人一起游戏一起看书还时常一会儿汉语一会儿英语地聊……

万:小孩子天真容易亲近。

柯:一天晚上丽莎说要自学中文,她翻开小柯的《新华字典》突然叫了起来:“黎阿姨(注2),为什么‘猪’的解释是这样的?unbelievable!(不可思议”……

万:咋滴啦?

柯:我老婆好奇地走过去见字典上写着:“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可做肥料!”……

万:没毛病呀。

柯:丽莎眨眨眼来了主意我老婆在边上看着,只见她查到了“驴”字,上写着:“驴: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皮可制阿胶!”……

万:有什么不对吗?

柯:丽莎问这字典是给小柯用的吗?我老婆说是给小学生用的,成人也用。小丽莎听了叹口气:“Itsshocking!(令人震惊)”……

万:小姑娘生气了?

柯:丽莎说,“动物是人的friend,你看,不是用来吃就是用来做工具,这完全不是friend应该做的……

万:小丫头挺有意思。

柯:我老婆从她那天真无邪的眼神里看出,在介绍动物时木有用“朋友”的立场,而是站在一个屠夫的立场上这让她很气愤……

万:也可能小姑娘感情细腻吧?

柯:丽莎从小受的教育是爱护小动物不可以虐待它们,因为它像我们一样会感受到痛苦,它的妈妈会像我们的妈妈一样保护自己的孩子……

万:从小就有宗教情怀呀。

柯:可小柯们在权威的字典上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学会怎么吃它们,怎么穿它们,怎么奴役它们……

万:柯院长动感情了?

柯:NoNo,那些注解会让孩子们从认字开始就觉得动物并不值得尊重。同时我也在思考小学生的事儿,去年初去参观CES展时,大刘就给我讲过她女儿的故事……

万:说来听听。

柯:大刘为了让丽莎掌握一些中华文化传统,有意给她讲一些历史知识。知道“卧薪尝胆”吗?

万:当然。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受了屈辱。勾践发誓要打败夫差,所以睡在柴草上并在上方吊个猪胆,天天尝苦胆以警醒自己……

柯:大刘把故事刚讲完丽莎就急着问:“daddy,苦胆不会变坏发臭吗,那样舔会拉肚子的,不信你自己Tryit”……

万:什么什么?

柯:丽莎的话让大刘目瞪口呆。一个新鲜苦胆挂到梁上不到一天时间就会变坏发臭,这么简单的常识,难道小学老师木有讲?有木有?

万:从来没有。好像刘博士也不知道?

柯:So,卧薪尝胆的故事只有三种可能:一是故事是假的;二是苦胆挂是挂了但勾践木有舔(因为太臭了);三是每天换一个新鲜的苦胆……

万:那勾践累不累呀?

柯:呵呵,大刘说丽莎的小学教育让他也是从不适应到适应的一个过程。听的我老婆的下巴差点儿掉下来……

万:你同学说什么了?

柯:一开始让大刘吃惊的是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能玩俩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而且还木有教科书。看着女儿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去上学,大刘说心里哇凉哇凉的……

万:小孩子没负担,还不好?

柯:大刘想木有负担能叫上学吗?一个学年过去了,当他把女儿叫到面前问:学校给你的印象怎么样?她咯咯地笑着说:“Freedom!”……

万:这么潇洒?

柯:当时大刘是真心怀念起自己的小学时光,几次动了念头要把丽莎送回国内读小学……

万:因为国内基础教育好?

柯:呵呵,大刘说:就在去年的一天放学之后丽莎从图书馆背一包书回来。问她借这么多书干嘛,她一边看书一边敲电脑头也不抬地说:“做作业”……

万:作业?

柯:大刘扫一眼屏幕《中国的昨天与今天》,厉声问是谁的idea,女儿道: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家的文章……

万:天哪,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能做这事?

柯:过了几天作业完成了木想到打出来竟有十多页。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青藏高原……

万:太不可思议了。

柯:大刘道: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不但分出了章节而且还列出了备注与参考书目,这是我研究生之后才会用的写作方式呀……

万:青出于蓝胜于蓝嘛。

柯:有次大刘问老师:“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说:“对创造能力来说,两个东西更重要:一是知道去哪里找所需的知识;二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万:点赞。

柯:大刘说:不久丽莎的另一篇作文题来了《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她问我:“饺子算文化吗?”……

万:不好回答。

柯:我只好和她一起查工具书。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

万:你说呢?让我来写都觉得挺难的。

柯:这次打印出来是十页,看着自己的杰作她洋洋得意地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级simple--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

万:这丫头好自信呐!

柯:女儿的变化促使大刘重新审视美国的小学教育。他发现课堂上老师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千方百计把孩子的目光引向学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

万:有点儿意思。

柯:我也常常想到小柯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小柯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

万:好可怜呐。

柯:一年级开始小柯的书包就满满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沉……

万:哈哈,goodgoodstudydaydayup。

柯:你这是什么玩儿意?典型的Chinglish。现代教育研究证明:“碎片知识”必须被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否则……

万:会成为大脑的负担?

柯:会成为书呆子。可惜我们并不提供建构逻辑一致性科学体系的思维工具(哲学,逻辑学,批判性思维),而是哄着学生花很大的精力去获取“标准知识答案”……

万:标准答案?

柯:小柯早先语文考试还可以,可近来成绩下降,晚上由妈妈辅导的作业第二天拿回来一看,红叉一片……

万:咋回事?

柯:比如第七单元48课《智烧敌舰》,题目要求他回答谁是三国里最足智多谋的人。由于刚看完《三国演义》连环画他自信地写上“孔明和庞统”……

万:没错呀。

柯:结果晚上伤心地回来了。答案是“诸葛亮”。小柯问老师:“为什么不能是庞统?”老师说小学阶段的标准答案只能写诸葛亮,孔明都不行……

万:我滴乖乖。

柯:还有一次讲《曹冲称象》时他举手发言:“老师,我爸爸说还有更好的办法:让士兵站到船上去最后统计士兵体重就行了,不用把石头搬上船再搬下来的”……

万:老师肯定不高兴吧?

柯:为什么美国一年级的丽莎就能对《半夜鸡叫》中不合理的情节提出质疑,而我们的中学生大多不能。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标准答案”式的教育……

万: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柯:还有一次小柯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提问的机会,老师说,“这个问题等我们深入了解之后再回答”……

万:为什么呀?

柯:回家后我老婆查阅资料后发现,《带刺的朋友》改编自一位作家的文章,但删节和修改后的课文前后逻辑接不上,所以老师根据课文确实回答不了小柯的问题……

万:看这闹的。

柯:老师也有苦衷,她对我老婆说每次以《我的爸爸》命题写作文,就会发现班里的学生几乎全都病了或者是摔了跤,然后医院……

万:哈哈,整齐划一!

柯:老师忍不住倒苦水:“教材可以作假,那学生作文怎么就不能编瞎话?”,安徒生的《一个豌豆荚里的五颗小豌豆》愣是改成《一颗小豌豆》,但那是颗“做好人好事的雷锋版小豌豆”......

万:嘻嘻,荒唐!

柯:大刘说:丽莎学校从不用考试来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她的努力,去赞扬她自己思考的结论,去激励她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万:这太可贵了!

柯:这次在美国,我老婆碰巧看到了丽莎的《美国小学生守则》,对照一下小柯的小学生守则,她不由哑然失笑,但瞬间从心中涌出一丝悲哀……

万:咋滴啦?

柯:丽莎的守则: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考试不许作弊;提问时举手;作业必须是自己完成的;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课业;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万:咱的呢?

柯:小柯的守则:爱党爱国爱人民;好学多问肯钻研;勤劳笃行乐奉献;明礼守法讲美德;孝亲尊师善待人;诚实守信有担当;自强自律健身心;珍爱生命保安全;勤俭节约护家园……

万:这是小学生的守则?

柯:这是成年人应该遵守的公民守则!五讲四美三热爱包罗万象,全部做到了那就是圣人呀……

万:柯院长,我有个问题:美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可到了大学却能一跃为第一呢?

柯: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很多人认为“基础”就是指“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万:难道不是吗?

柯:ofcoursenot,基础教育的核心在于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的“能力体系”。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是活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兴趣……

万:什么意思?

柯:研究表明创新所需的基础并不是知识性基础恰恰是丽莎受到的“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能力性基础……

万:老家有句土话:“从小看大三岁至老”,小学教育很重要。

柯:但“标准答案”式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一群不会思考盲目从众的人。电视里经常有个小女孩娓娓道来:“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很多人会频频点头,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

万:不对吗?

柯:如果以下几个句子你还认为是对的,那就恭喜你啦。“墙是千万砖有墙才有砖、河是千万水有水才有河、饭是千万米有米才有饭、林是千万树有树才有林”......

万:你是在说我脑残吗?

柯:NoNo,我是说我们的教育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看到别人买阿胶你也跟着买,见到别人熬草药喝马兜铃酸你也喝。你以为10多亿人都喝的一定错不了。多少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小就被磨灭得一干二净……

万:可叹呐!

柯:这也许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我们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万:确实值得反思。

年7月29日于龙岗赛格导航科技园

备注与参考

注1:大刘,柯院长清华大学的室友,现在谷歌供职。

注2、黎阿姨,柯院长的妻子,某律师事务所主任。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百科

参考:《遭遇美国教育》作者: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

参考:网文《从小学的虚假道德、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形成了一条严格运行的废品生产流水线》,原载“世纪话题”,作者:王波

1、万柯访谈录:垃圾与垃圾分类?

2、万柯访谈录:科学精神与科学

3、

4、万柯访谈录:技术与技术元素?

5、万柯访谈录:演化与演化压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ungufenga.com/zyxgf/10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寻骨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